業界回應
丘思詠
自由身舞蹈工作者,資深藝術行政兼具豐富舞蹈教學經驗,同時投入書寫舞蹈文字工作。現任香港教育大學舞蹈課程客席講師。
三位編輯在《香港舞蹈概述2017》定位於「以研究為基礎 (research-based)、可發展成學術水平的出版」十分值得肯定。《概述》深入分析舞蹈行業狀況,並以雙語出版,能為填補本港舞蹈研究及論述的一大虛空(void) 作一貢獻,亦能繼續豐富近年開始產生的本港舞蹈文獻版圖。雙語出版也讓本港的舞蹈研究呈現於國際表演藝術的學術平台,望能得到更多的關注。《概述》引入不同的分析角度亦能開放讀者對觀看舞蹈現象的方式及層次。
《概述》邀請了不同背景的作者,包括文化政策研究學者、表演藝術評論人及策展人、富視覺藝術研究經驗的獨立製作人、及具舞團行政經驗的獨立製作人。他們各自的視點及不同的研究方法給予2017年的舞蹈論述一些「另類」的觀點及書寫。
同時,由於「資源及架構限制」(〈序言〉),現有的配套似乎不足以為2017年的「香港舞蹈」作一「概述」,如果把出版的取名方向轉至與「舞蹈現象專題研究」相關的名稱,可能更為適切。或在資源充足的情況下,書寫一篇2017年的香港舞蹈發展總結,並就此解釋在眾現象中選取這四個主題的理由,便更能讓讀者對2017年舞蹈狀況的橫豎面向有較確切的理解。
在四篇專題文章中,有兩篇都與CCDF (第一屆城市當代舞蹈節)有關,說明這舞蹈節在2017年舞蹈現象中的重要性。
黃頌茹在她的文章〈舞蹈節之後──第一屆城市當代舞蹈節(CCDF)帶給香港舞蹈業界的啟示〉以「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 的學說出發,探討CCDF作為一個「全球在地化」的舞蹈藝術節的定位、計設、運作及與本地觀眾的連繫。
黃提出她對這個節的評價及一系列十分有意義的問題:作為以國內開展的「廣東現代舞週」的舞蹈節在移植到本港時需要有什麼考慮;如何在節目的篩選過程中避免「權力過度集中」;如何讓舞蹈節能連結本地的舞蹈藝術家及觀眾,進一步推廣舞蹈。她更引入台灣及英國舞蹈節的例子去讓CCDC及讀者參考其他舞蹈節在這些方面的思考及實踐。
然而,在文中訪問CCDC 舞蹈中心總監黃建宏關於CCDF的使命時,他提出CCDF是一個arts market (藝術市場) 的概念,讓他們補貼的一些策展人 (presenters) 過來看版 (作品)。藝術市場的概念及實踐並非新穎,像這幾年間藝發局大力推動本地藝術家參與的藝術/舞蹈市場,如杜塞爾多夫 (德國) 的Tanzmesse、首爾(韓國)的PAMS及蒙特利爾(加拿大) 的CINARS。這些藝術市場亦像其他行業的市場 (Expo) 運作,最主要的對象為「買家」(presenters),讓他們能在密集期間挑選適合自己藝術節方向的節目,因此和我們想像一般主要以大眾為對象的舞蹈/藝術節有所分別。因此如果文章也能引入藝術市場的例子,可讓讀者有更全面的參考。
當然,如黃所提出CCDF可否「不只是一個舞蹈藝術市場(dance arts market)」,而能夠為本地的舞蹈生態帶來更正面的影響,這當然並非不可行,卻需要持續的思考及實踐。
同樣討論CCDF的陳國慧,則在她的文章〈藝評活動策劃者的思考:從「城市當代舞蹈節 2017 論壇」說起〉以評論策展人的身份,藉著於CCDF的實踐經驗去探討在香港推動舞蹈評論的思考與難處。
其中,她的第三點對於「亞洲」的思考尤為重要。陳以評論人對文字及意義的敏銳,審視舞蹈節對「亞洲」的運用及論壇的中文(「新想像」)及英文(「Re-imagine」)名稱在意義上的不協調。這亦表達了評論人在藝術活動上的重要性──在「字」與「義」之間找連繫,讓不論製作人或觀眾對所參與的活動有更細緻的觀察及思考,並讓製作人為往後的策劃帶來更細密的考量:不只因為「亞洲」成為近年的焦點,便以這名堂作招倈, 而是深刻反思這文化大事在本港及亞洲的舞蹈或藝術圈所帶來的意義。
同時,我留意到陳所討論的幾點思考可能對於放在不同的藝術形式上也能適用(特別在香港的情景),因此我很好奇她今次在舞蹈評論策劃上的經驗有否一些是針對「舞蹈」評論策劃或在港推動「舞蹈」評論的特有之想法。
總體而言,《香港舞蹈概述2017》為讀者提供了在該年度的香港舞蹈現象一些多元思考及閱讀。書中作者具獨特觀點,都能引發一些迴響及討論。如何能讓出版不只「完結」於紙本或網上的文字,而能藉此帶動更多的思考回應,可能是往後同類的出版值得思考的方向。